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蒋光慈作品中的皖西地域文化

蒋光慈作品中的皖西地域文化

2025-05-29 11:13:28 [综合] 来源:妖精的尾巴最终章在线观看

  蒋光慈笔下的蒋光三仙山

  蒋光慈的家乡在金寨县白塔贩镇,由于地处金寨县的东北角,所以当地只有一些不高的山丘,多数的村庄便如他在《咆哮了的土地》这部小说的一开篇写的那样:“靠着山丘,傍着河湾,零星散布着的小的茅屋,大的村庄,在金黄色的夕阳的光辉中,依旧是没有改变一年以前的形象。”

  在皖西地区,慈作大部分村庄都会有一条沿着山势自然形成的河流,皖西本地将这些河流形象地称之为“河湾”,这些“河湾”一下雨就水势汹涌,可是不论有多么汹涌,只要隔上几天,那些滚滚的河水便会恢复以往平静的模样,好像它从不曾汹涌。

  在蒋光慈儿时的品中印象里就有着家乡河流的记忆:“在村镇的北头有一条小河,小河的两岸上有着柳林,这里在夏天可以听见蝉鸣,在冬天也不断孩子们的踪影。”

  像众多大别山的西地孩子一样,河湾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就像他在诗里的域文描述一样,河岸曾是他们这些孩子们欢乐的俱乐部,有时在那里围起树来捉迷藏,有时假装生火做饭预备宴席。

  尽管蒋光慈多年漂泊在外,蒋光但故乡这片曾经滋养了他的土地始终在他的脑海里没有褪色。

  笔者去寻访蒋光慈的慈作故居是一个雨日,当车子刚驶入村道便有大片的稻田秧苗映入眼帘,丝丝细雨落入秧田,脑海里就浮现出小说中的场景:“青秧叶子上的露珠还在莹莹地闪耀着,田野间的空气还是异常的新鲜而寂静。”“晚风荡漾着层层秧苗的品中碧浪,这时如人在田埂间行走,宛然觉得如在温和的海水中沐浴一般,有不可言喻的轻松的愉快……”就这样不经意间走进了蒋光慈的小说里。

  不仅是西地家乡的风光,皖西当地民俗在他的作品中也有体现,比如说丧葬习俗。在《少年漂泊者》中,域文父母惨遭不幸的汪中,父母死后在几个穷亲戚的帮助下简单安葬了父母。在《咆哮了的蒋光土地》中,刘二麻子回忆父亲去世之时,也是邀了几个穷朋友,匆匆地用芦席将父亲的尸体裹住,便在公众的瘗地埋下了,同样因为贫穷也没有和尚道士念经做斋。

  虽然叙述情节非常简单,慈作但也可以从中看出都是采用的土葬。在皖西地区,品中也是一直沿用着这种土葬的方式。

  在蒋光慈的西地作品中不止一次地出现“山歌”。皖西地区有吴楚文化遗风,域文民歌形式多样且涵盖内容丰富,“未名四杰”之一的台静农在1924年就曾历时半年回到家乡霍邱采集民歌,1925年4月至5月间陆续发表于《歌谣周刊》的113首情歌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

  其中相当一部分民歌在皖西地区多有流传,因为民歌没有统一的范本,只是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口口相传,也有根据地域方言在各个地方同一个民歌有好几种歌词版本的现象。

  皖西地区多以山歌、茶歌、牧歌为主,内容多以展现青年男女热烈追求理想的爱情为主调,《咆哮了的土地》中日日幻想能娶到老婆的刘二麻子就曾多次唱出这种直抒胸意的山歌。当他听了矿工领袖张进德的一番开导后,顿时抛却了绝望和忧郁,对未来充满了新的希望,他和张进德一起唱起极具皖西特色的山歌:“乖姐好像一朵花,个个男子都爱它;若是有钱你去采,若是无钱莫想它。”皖西地区民歌中,对女性多以“乖姐”相称。

  在刘二麻子初次见到回乡革命的“李家老楼”的少爷李杰时,他感到了异常的兴奋与光荣,似乎觉得伟大的幸福就要来临了,在归家的途中高声唱道:“天上星来朗朗稀,莫笑穷人穿破衣,十个指头有长短,树木林落有高低,三十年河东转河西。”

  在皖西当地收录的一首民歌《莫笑穷人穿破衣》:“小鸡出世叫唏唏,莫笑穷人穿破衣,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三十年河东转河西。”与这一首除个别字句稍有区别,几乎完全相同。

  当刘二麻子参与了农会的创建,在建起的农会里担任了跑腿的角色,当他们将平时趾高气昂的地主拉去游街之后,以刘二麻子为代表的这一部分一直处于被压迫阶层的人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骄傲,刘二麻子吃醉了酒,忘乎所以地在傍晚乡间的田野上唱着:“心肝肉来小姣姣,问声我郎你可好?郎不来时我心焦,郎既来时我心恼,骂声小郎你将小侬忘记了。心肝肉来小姣姣,叫声乖姐听根苗:我不来时你心焦,我既来时你又恼,你端的为的是哪一条?……”内容上对女性有着明显的不尊重,这与他长期想要老婆而又娶不到的境遇有很大的关联,一方面对女性有着本能的渴慕,一方面在女性地位低下的当时虽求之不得也没有增强他对女性的尊重。在民俗学家娄子匡1971年重新将台静农曾发表的113首情歌重新影印的第78首中也有类似的句子:“心肝肉来小姣游,二人相好多个头;阳世山间同路走,死去三曹并棺丘。”

  “山歌、牧童、炊烟、茅屋、竹林、竹床、稻场、洗衣跳板……”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无不蕴涵着皖西风情。那唱着山歌的牧童,那升起炊烟的茅屋,那河边洗衣的姑娘,那夏夜摇曳的竹林……是蒋光慈的家乡印象,而那伴随着他童年生活的民间传说也给他埋下了文学的种子。

  在蒋光慈家乡白塔畈南面,有一座三仙山,山上有一座三仙山道观,自小听到三仙修仙的传说,就让他对这座山向往不已。蒋光慈在《咆哮了的土地》中就将三仙山的传说写了进去,他借由小说中淳朴的农家姑娘毛姑的嘴说出这个传说:“这是我妈说给我听的。从前在什么时候,有姊妹三个,大的叫云霄,第二个叫琼霄,第三个叫碧霄,她们在山上修仙学道,后来都成了神仙。成了神仙以后,她们姊妹三个都上天去了。后世的人知道她们三个在这山上修过仙,便把这山起个名字,叫做三仙山。山上有个三仙庙,那里供着的便是她们姊妹三个的神像。听说她们很显灵,烧香的人很多呢。”

  现实中的三仙山是希望的山,一些百姓在遭遇不幸的时候总是寄希望于幻想中的“三仙”,祈求他们能大发慈悲保一方平安。小说中的“三仙山”是革命的山,历经辛苦建立起的农会退守在三仙山谋求出路。回顾皖西的革命历史,在当初暴发的革命活动中,也不乏以庙宇、道观作为驻地的。

  像《咆哮了的土地》中,农会一开始建立的时候是在关帝庙,遭到所谓的“革命军”的袭击之后走进了三仙庙,这也符合当时的情况,就拿皖西的金寨县来说,县境内目前保存完好的革命遗址中就有20处为寺庙。这也说明,在当时,广大的人民群众愿意让革命活动在原本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寺庙里进行,在本质上原本对神灵的信仰已经坍塌,他们已经在心底里把革命当成了最高信仰,燎原的星火从这里开始点燃。

  原载《文艺报》

(责任编辑:探索)

推荐文章
  • VR左右双屏电影,遍历网络内容与评论,探索免费观看与在线观看的影视新体验

    VR左右双屏电影,遍历网络内容与评论,探索免费观看与在线观看的影视新体验 在数字化时代,我们迎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VR左右双屏电影,这种电影形式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沉浸式体验,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观影习惯。我们遍历网络内容,寻找各类电影资源,无论是经典老片还是最新上映的影片 ...[详细]
  • 卖花渔村藏深山千年卖花不打渔

    卖花渔村藏深山千年卖花不打渔 从每年2月开始,黄山歙县第一村卖花渔村的梅花渐渐盛开怒放。卖花渔村历史悠久,世代种花卖花,是远近闻名的皖南“花都”之村,梅桩盆景花卉也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支柱。“渔村”不卖鱼种梅花上千年卖花渔村的由来,皆 ...[详细]
  • 《心灵归宿幸福之州——中国宿州》大型画册出版发行

    《心灵归宿幸福之州——中国宿州》大型画册出版发行 按照市委部署,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编的《心灵归宿幸福之州——中国宿州》大型画册于日前出版发行,并在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的全省党史咨政育人成果展评中荣获一等奖。大型画册汇集的照片时间跨度长达40年,每一张图 ...[详细]
  • 让潜山弹腔“活”在舞台上

    让潜山弹腔“活”在舞台上 图为潜山弹腔五庙许家畈班社(右三为许开学)。涂晓华摄□左延胜王虎文/图弹腔,是原始的徽剧,也是京剧艺术的前身。我市潜山县五庙乡许家畈弹腔班社是“潜山弹腔”唯一的传承载体,早在2007年,就荣登第一批安 ...[详细]
  • 大胆人术,揭秘私密视频与剧情世界

    大胆人术,揭秘私密视频与剧情世界 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我们时常渴望探索那些未知的、引人入胜的内容,我们将带您遍历网络上的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资源,为您揭示剧情的魅力与私密视频的独特之处。让我们来谈谈免费观看的资源,在网络上,有许多平台提 ...[详细]
  • 《经典咏流传》诗歌人互相成就

    《经典咏流传》诗歌人互相成就 支教老师梁俊和学生演绎《苔》。▲王俊凯演唱《明日歌》正贴合他的年龄。诗言志,歌咏言。正在央视热播的《经典咏流传》是一档致力于为中国古诗词谱曲并在当代广为传唱的节目。节目中王俊凯演唱“洗脑神曲”《明日歌 ...[详细]
  • 农民办起了民俗文化馆

    农民办起了民俗文化馆 3月14日,在怀宁县凉亭乡金花美丽中心村,民俗文化陈列馆负责人正在向学生们介绍农耕用具。该民俗文化陈列馆由凉亭乡村民吴虎豹自费创立,自去年9月份开馆以来,共接待参观人数7000余人。该民俗文化馆陈列有 ...[详细]
  • 农民办起了民俗文化馆

    农民办起了民俗文化馆 3月14日,在怀宁县凉亭乡金花美丽中心村,民俗文化陈列馆负责人正在向学生们介绍农耕用具。该民俗文化陈列馆由凉亭乡村民吴虎豹自费创立,自去年9月份开馆以来,共接待参观人数7000余人。该民俗文化馆陈列有 ...[详细]
  • 日姘播放,在线视频资源与剧情介绍

    日姘播放,在线视频资源与剧情介绍 本文目录导读:在线观看视频信息剧情介绍评论与互动在互联网的浩瀚海洋中,我们为您精心挑选了各类视频资源,包括网络内容、用户评论以及演员信息等,以供您免费观看和在线浏览。在线观看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在线视频资 ...[详细]
  • 黄山市油菜花逐渐盛开 蜂农花海间收获“甜蜜”

    黄山市油菜花逐渐盛开 蜂农花海间收获“甜蜜”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目前,黄山市的油菜花逐渐盛开,养蜂人也开始了一年的忙碌。图为3月14日,休宁县万安镇万新村蜂农刘铁壁在油菜花田间。王运选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吴永泉 ...[详细]
热点阅读